无障碍浏览模式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专区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关于优化和完善我州垃圾分类和管理的建议

  • 2024年08月06日 09时10分
  • 来源:

提案人:龚科华

提案内容:

随着我州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负担。尽管我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建设,但处理能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处理水平成为提升城市市容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关键。尽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推动垃圾治理工作的有效覆盖,但目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居民参与度不高:尽管八县市已经实施了垃圾分类政策,但是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参与度不高,分类。

二是执行难度大:由于垃圾分类需要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而不同居民群体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垃圾准确分类的执行难度较大。

三是监管力度不够:部分地区对于垃圾分类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居民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推行垃圾分类时缺乏长期可持续性的规划,导致垃圾分类收集难以持续。群众不太清楚垃圾分类标准:不了解当地的垃圾分类标准可能导致错误投放。

四是不清楚分类标准:不了解当地的垃圾分类标准可能导致错误投放。应该了解并遵守所在地区的分类要求,确保正确投放垃圾。

五是忽视有害垃圾的特殊处理:有害垃圾如电池、荧光灯管、油漆桶等需要特殊处理,不能随意混入其他垃圾中。应按照规定投放到专门的有害垃圾收集点。

建议:

1、完善垃圾分类运输体系

目前,针对垃圾分类有应建立完善的分类收集系统。不同类型的垃圾应由专门的收集车辆进行收集,并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收集。同时,应加强对收集车辆的监管,建立分类运输系统,确保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运输。

2、加强分类处理技术研究

积极推广和应用垃圾分类处理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依据不同类型的垃圾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可回收物应进行回收利用,厨余垃圾应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有害垃圾应进行安全处理等。同时,不断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推动垃圾分类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意识教育活动宣传成效。

(1)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海报、宣传册、广告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方法和好处。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新谋体社交媒体如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

(2)学校教育: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课程,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通过教育活动、实践课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

(3)社区活动:组织社区活动,如垃圾分类讲座、志愿者活动、环保展览等,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参与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4、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

(1)设立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个人或社区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激励更多人参与。示范项目:建立垃圾分类示范区域或社区,展示成功的案例和效果,供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

(2)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决策过程,提供意见和建议,增强公众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总体而言,实行对生活垃圾分类和管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类处理,我们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节省土地资源,并促进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这也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责任感,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和管理中,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提案回复:

关于州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57号提案的答复


龚科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和完善我州垃圾分类和管理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州民政局、州教体局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湘西州垃圾分类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湘西州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点带面,人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逐步提升。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根据《湖南省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州制定出台了《湘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基础上成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有序推进全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一是加快前端分类收集设施投入。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政策,启动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项目一期建设,全州共设置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位1000余处。二是加快收运设施提质升级。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环卫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利用市场化项目资金,增加了压缩车、餐厨收集车、电动收集车、勾臂车等一大批用于垃圾分类的机械化收运设备,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导社会资金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站3座。三是加快终端处理设施建设。采用“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焚烧处理”的一体化处理模式,已建成吉首市、永顺县一南一北两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吉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区域统筹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古丈县、花垣县、湘西高新区,设计垃圾处理规模1000吨/天,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目前已并网发电;永顺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区域统筹保靖县、永顺县、龙山县,设计垃圾处理规模500吨/天,累计完成投资3.13亿元,目前已并网发电,两座焚烧发电厂的运行将实现我州经处理后的生活垃圾基本焚烧并资源化利用的治理目标。

三、积极推动环卫市场一体化建设。对全州环卫业务和环卫资源进行整合,充分结合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及建立垃圾分类的共治机制,通过公开招标,引入重庆司科朗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湖南碧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家宝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广东龙光奇岭城市服务有限公司等环卫作业公司,对城区、镇区进行统一清扫保洁,实现了全天候、无缝隙保洁,提高了环卫作业标准和管理效率,提升了城乡环境卫生质量。

四、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吉首市已建成厨余垃圾集中压缩处理站待投产运营。保靖县城管局与江苏洁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预计项目总投资2615.46万元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主体工程、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设备、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配套公用项目等。两个项目投产后,厨余垃圾通过破碎分选、油水分离、生化处理等一系列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序后,实现了垃圾的“华丽转身”,使废弃的厨余垃圾循环再利用,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五、宣教活动有序开展。结合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24年5月开展“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为主题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板和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在向群众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为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给群众普及生活垃圾的种类和分类方式,全州累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5400余份。开展各式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分类微课堂”发动学习1345余人次;“分类快闪秀”开展活动6场次,影响覆盖1600余人;“分类进万家”发动志愿者等946余人次,覆盖家庭、单位1510余户数;“低碳齐参与”开展活动13场次,发动门店、单位677家,影响覆盖4092人;“分类体验日”开展体验活动13场次,直接参与1651人。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有效提高了群众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率与参与度。

六、课堂教学树源头。学校加强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通过“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为哪几类”、“生活垃圾分类及投放要求”、“做好垃圾分类的意义”等方面知识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珍惜粮食和“光盘行动”教育、生态保护等教育。让广大学生明白,通过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节约日益减少的有限资源,而且可以保护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红线,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人类乃以生存的家园。

七、公共卫生机构全覆盖。2022年4月,我州全面完成了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队伍组建工作,全州1544个村和256个社区实现全覆盖设立,共推选产生委员1.2万余名。该机构主要负责垃圾分类宣传,健全长效宣传机制,增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居民将不可腐烂垃圾进一步细化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同时,鼓励村(社)开展“有害垃圾收集兑换”、“红黑榜”、“绿色积分账户”等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率和分类准确率。


湘西自治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7月31日


  • 作者:
  • 相关附件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